欢迎来到兰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易班发展中心!

当前位置:通知公告>网络思政 >> 正 文

关于开展兰州大学2023年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

2023-03-02 兰州大学学生工作部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师生积极组织、参与网络文化创新实践活动,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和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提升网络育人实效,决定开展2023年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第一类,依托国创项目建设网络文化工作室(结项颁发国创项目结项证书),支持不超过10项。

第二类,依托易班发展中心建设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结项由易班发展中心、学工部颁发相关证书),支持不超过20项。

以上两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支持经费0.4-1万元,学院可配套经费支持。

 

二、培育时间

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

 

三、申报条件

(一)第一类工作室,团队成员2~4人(含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为我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项目负责人如为毕业年级学生,须已确定保送我校2023级硕士研究生。每个工作室配备1-2名指导教师(其中1名需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二)第二类工作室,团队成员不超过10人(含项目负责人),面向我校全体在读学生,每个工作室配备1-2名指导教师。

(三)每位学生同一学年只能负责1个工作室,参与不超过2个工作室(含担任负责人工作室)。

(四)每位指导教师同一学年最多指导2个项目(含当年指导国创项目)。

 

四、培育类型

(一)申报类型:

1.微视频类工作室,创作的微电影作品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短视频作品以5分钟左右为宜,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

2.公益广告类工作室,工作室创作的作品可以是视频或平面设计,视频类作品时长5分钟以内;

3.动漫作品类工作室,工作室可以重点创作动画短片、四格漫画单幅插画和条漫等;

4.摄影作品类工作室,用相机记录文明行为、精彩瞬间、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

5.网文类工作室,撰写内容健康向上、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网络文章或网络评论作品;

6.音频类工作室,重点产出音频诵读作品,可包含诗词、散文、小说、故事等多种类型,时长不超过5分钟;

7.音乐作品类,鼓励用原创歌曲乐曲、改编民歌民谣、翻唱歌曲、演奏作品等形式来分享成长感悟、定格青春记忆,传递真善美;

8.其他新媒体类工作室,工作室可重点创作内涵深刻、正能量充沛长图(一图读懂系列)、动图、H5作品、微信推送等;

9.网络技术及服务类:开发师生共享学习、工作、生活的网络服务资源,探索实践网络与传播新技术并合理应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大数据方面的研发、研究和应用;

10.其他综合类网络文化工作室,围绕主题制作各类网络文化作品。

(二)本年度拟重点支持的网络文化工作室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类。定向号:WLGZS01;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定向号:WLGZS02;

3.榜样示范引领类。定向号:WLGZS03;

4.学风建设引领类。定向号:WLGZS04;

5.文明校园建设展示类。定向号:WLGZS05;

6.优秀传统文化推介类。定向号:WLGZS06;

7.国防教育宣传展示类。定向号:WLGZS07;

8.红色文化宣传展示类。定向号:WLGZS08;

支持培育总数不超过10个。

 

五、实施步骤

(一)学生自主申报。网络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自主选择申报项目及指导教师,并与指导教师确定申报信息,撰写申报材料《兰州大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申报表》(见附件1)。

(二)学院评审推荐。网络文化工作室以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鼓励跨学院组建团队。学院初步审核资料,确定推荐项目,填写汇总表并盖章(见附件2),于2023年3月20日前连同申请表一式5份报送至易班发展中心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城关校区东区学生公寓8号楼一楼、榆中校区至公楼B101)电子版申报材料发送至邮箱yiban@lzu.edu.cn(标题请注明:“**学院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创建申报材料”)。

(三)评审环节。易班发展中心(学工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遴选出若干个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并公布立项结果。

(四)培育环节。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后,学校将按照项目建设方向、项目实施难度等,给予0.4-1.0万元的经费支持,支持产出特色网络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产品版权归创作者和资助者共有,资助者有无偿使用和宣传的权利。

(五)评估环节。对网络文化工作室负责的项目进行检查评比,9月份进行中期审核,2024年3月份完成网络文化工作室项目结项。并遴选出示范性网络文化工作室,对于优秀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将持续予以支持。

 

六、工作要求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创建工作,做好思想动员、组织开展、宣传推广等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基础保障,为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配备指导老师,在财力、物力等方面支持网络文化建设,推进本学院工作室的培育建设。

(一)坚持正确方向,举旗帜,明使命。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传播正能量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基调和精神源泉。网络文化工作室产出的作品,要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准确生动地传达和反映党的主张、人民的心声、青年的风貌。

(二)坚持正向引导,促活力,树新风。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要结合自身特色,聚焦师生需求,从网络文化、网络思政、网络技术等内容中选取方向、抓准重点。在运行过程中,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

(三)坚持守正创新,重积累,显特色。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应注重长远发展,做好工作定位及长远规划,在不断提升自身创造力的同时,积极促进兰州大学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培养。鼓励上一年度立项的网络文化工作室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往工作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升华,及时吸纳新生力量,做好新老成员的传承,保证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

 

请有意向申报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同学加入“2023年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咨询群”微信群:

 

联系人:朱老师

电话:8912702

邮箱:yiban@lzu.edu.cn

 

 

附件1 兰州大学2023年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申报表.doc.doc

附件2 兰州大学2023年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情况汇总表.xls.xls

附件3:兰州大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稿件签发单.docx

 

 

 

党委学工部 易班发展中心

2023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