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3号)的有关要求,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教育部共认定5750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共28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名录。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李雄鹰教授负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选线上一流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通识教育课,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倡导我校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引导同学们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2013年起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2018年全力打造《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慕课,自2018年秋季学期起,教学团队面向学校全体大一本科生开设慕课,实施线上慕课加线下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展现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严谨和客观,作为社会科学和现实的密切联系以及作为枢纽学科的重要性,李雄鹰教授多次召开会议调集优秀师资,反复精心打磨课程,课程全部由一线的心理咨询师讲授,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困难。通过不断调整打磨课程,并在校领导的重视、团队的合作和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2019年被评为“兰州大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甘肃省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于2023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团队秉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课程建设理念,以服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诉求,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新问题,根尤其是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体验和获得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课程内容与形式,更新教育观念、重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设计,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着力打造“金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认定课程类别: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李雄鹰,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2007、2015、2018年三次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评为全国心理卫生优秀工作者。
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是集理论知识教学、心理体验与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大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本门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经常遇到的成长课题,主要从以下的一些主题进行课程内容的介绍,分别是:新生适应、认识自我、情绪调节与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原生家庭、学习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性心理、异常心理、危机识别、网络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