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兰大学子与书同行侧记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书之雅致与睿智浸润着人心。4月的兰州大学书声朗朗,同学们与孔子对话,同霍金一起探索世界。
在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这天,2023年“书香兰大”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启动。在校园中,街采记者抛出关于读书的各种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得到关于读书的最美答案。
学工部也精心为同学们设计和组织了“书香景美”持书打卡校园、“游学游读”书展、“开卷乐思”读书心得征集,以及在学中可玩、在玩中亦学的“享读享玩”书籍飞行棋活动,鼓励同学们以群书为友,让爱读书引领校园风尚;以良书为伴,让读好书提升精神境界;以益书为师,让善读书汇聚阅读力量。
事实上,为了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营造全校良好的读书氛围,整个4月,兰州大学各学院积极倡导全员阅读,读书月活动如火如荼展开。
读书分享 积淀青春力量
品一杯香茗,阅一卷经典,在读书分享会上挥斥方遒,这样的青春何其蓬勃。
在大气科学学院举办的“且听风吟,携书而行”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积极推荐令自己受益匪浅的书籍,并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大家在交流中加深感悟,在分享中增长见识。
2021级大气科学学院曹鑫宇带着他的《瓦尔登湖》走上讲台,他的眼里真的沉淀了一泊湖水。他说:“每次翻开这本书,都感觉到心灵的平静。我是千千万万个被这面湖水惊醒的人之一,它让我开始真正关注并思索这世间我原以为的一切必然,正如那句美妙的‘时间是供我垂钓的河’。”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读书分享交流活动以“营造书香文明社会,传播古今文化精髓”为主题,分享者就书本简介、读书心得等内容进行分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红岩》《追风筝的人》等书籍在同学们眼前跳跃,正应了那句“书中有你读不完的热爱,书中有你看不完的风景”。
在文学中陶冶情操,在专业中积淀学识。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读书分享会带来了《走进核科学技术》、《邮票上的物理学》、《量子史话》等大量专业领域的图书,鼓励同学们扎根专业,在阅读中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一些学生没时间去阅读,但这不行,校园提供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就应该好好利用在校时期,离开学校后,也许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了。”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翟星月说。
欲高飞先振翅,求上进先读书。萃英学院各班级根据自身特色,举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读书活动。同学们在好书推介、图书共享、经典研读等系列活动中体味科研学习、阅读思辨的乐趣。
在萃英学院的一系列读书活动中总能看见2020级生物萃英班陶薇羽的身影,爱读书、爱分享,是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秘籍。“趁着这大好春光,多读几本书,多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一定会有所收获。”陶薇羽说。
“书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传递了多元视角和思维路径,充分的阅读能够提高个人素质,使我们突破禁锢、走向更广远的天地。”2020级人文萃英班胡骏贤通过读书开拓了视野,他开始频繁进出图书馆,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徜徉的大世界。
坐谈书与梦想,拥抱春日暖阳。化学化工学院将第一期“书香沙龙”搬到了将军院的草地上举办。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夹缝洒落在肩上,同学们围坐一起畅聊书和梦想。“书香沙龙”现场还贴心提供了咖啡和水果等,为同学们营造了温馨惬意的读书分享氛围。
“田晓霞是书中我最喜欢也是最痛心的人物,她的离去让我哭的死去活来”“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太复杂了,我根本绕不过来”“读者和意林是高中时期最收欢迎的课外读物了”……同学们相互分享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和作家,追忆着曾迷恋的课外书籍,畅聊书中动人的故事和读书带来的触动。
殊途同归 寻找阅读意义
长期以来,兰州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爱书、读书、用书的良好风尚。在此次读书月活动中,各学院发挥创造力,举办了“虚拟班级”读书沙龙、读书分享活动作品展示、诵读经典、主题班会、阅读打卡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搭建自由开阔的阅读交流平台,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虚拟班级”读书沙龙由来已久,此次“春读书 兴味长”的读书主题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参与。有别于具体专业的实体班级,“虚拟班级”聚集了不同发展需求的同学,是以线上联系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组建起来的“新班级”。读书沙龙就是“虚拟班级”的活动内容之一。
读书沙龙上,同学们自信地分享着自己看过的书,阐述观点,抛出问题,引发讨论。“阅读是自由的,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这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虚拟班级”读书沙龙负责人柴璐说,经过同学们共同商议,下期“虚拟班级”读书沙龙将以“感悟生命”为主题展开交流。
书韵飘香,好书共读。公共卫生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读书分享活动作品展示,该活动包括分享读书音频、写作读书心得,集纳了同学们的所思所想,体现出新时代青年人的思索与担当。
2022级预防医学专业梅靖松读《雷雨》,她写:旧时代扭曲与压抑的人性酿成了这幕荒唐的悲剧,在曹禺之笔下生动下向我们展现,但至少,雷雨已经过去,新世界已经到来。2022级公共事业管理班熊申庆读反战题材小说《白色橄榄树》,他写下“和平真的来之不易,所有的苦难都值得被铭记”。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你无法达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这就是书本的力量。借着这力量,艺术学院“以声为媒”,带领同学们走进莎士比亚的爱情和友谊。学生张怡宁的音频作品——诵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词句与音乐一同流淌,道出了莎士比亚对真、善、美的看法和理想,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
主题班会也是同学们“以书塑己,益智明理”的方式。2021级管理学基地班开展“世界读书日”4月主题班会,班会不仅通过腾讯QQ班级群发布了线上调查问卷,收集并分析班级同学该学期的读书情况,而且还向同学们着重强调了写作阅读笔记的好处,鼓励同学们多读、多写、多思考。
此外,兰州大学研工部的“书香兰大”阅读打卡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参与学生在“兰大小萃”APP上读书打卡,每天坚持阅读选定书籍30分钟以上,并在“兰大小萃”APP打卡并提交阅读笔记或感悟,连续打卡16天即可获得参与奖一份。
众多特色活动,都是旨在鼓励阅读,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崇尚阅读的校园风尚。在阅读中感悟经典,在学习中分享智慧,这才是阅读的意义。
久久为功 书香浸润校园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是传承文明、培根铸魂,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兰州大学坚持推进“书香兰大”建设,大力培育阅读新风尚,促进知识传播,提高全校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建设学习型校园。
得益于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青年人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他们做到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在积石堂与昆仑堂里,“阅读之星”的展示板立在那里,宣誓着傲人的年度借书量和对读书学习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一些师生平均每天阅读超过1.1本,榜样的力量将激励更多师生“以书养性”。
在各学院的公众号里,各色荐书栏目推送不断。法学院致力于专业书籍的推荐。《温柔的正义》《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等书籍帮助同学们用新视角理解专业知识,鼓励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号“兰大马院”推出“书香致远 图书推荐”系列栏目,邀请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授等为学生推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经典书目,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共建兰大马院“筑梦书单”。
在学院内部及跨学院的读书会中,师生们以好书为友,与知识同行。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导师为核心组建多个读书会,有“灵读书”“半亩方塘”“兰大在读”“君聆读书会”“舰队街10号”等。各读书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活动多样。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的“笃研”读书会同样是品牌活动,吸引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众多学院的师生参与。截至目前,“笃研”读书会已举办五十四期。
笃学强基、勤学致远。走过114载风雨历程的兰州大学如今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兰大学子也当与兰州大学一起成长,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读书中明理强智,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