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建学院网络通讯社暨易班学生工作站的通知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学生思想引领、学习生活指导、文化体育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筑牢我校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现拟组建学院网络通讯社暨易班学生工作站,积极发挥协同网络育人作用,现将具体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思想引领、教育浸润、创新支撑、服务融合”为建设理念,创建部门、学院和学生有效联动的网络思政教育与宣传体系,切实做到主动占领网络育人高地,着重提升网络育人实效,有力推动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与育人相结合。从师生实际需求出发,扩展贴合学生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面功能,将育人内涵融入网络服务,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健康发展。
坚持共建与创新相结合。通过网络通讯社与易班建设推进共建,有效做好思想引领内容、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构筑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
坚持统筹和特色相结合。以有效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和易班推广计划为工作着眼点,学工部做好统筹对接、规划与设计,学院据实开展各具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
三、工作职责
学院网络通讯社和易班学生工作站应设指导教师1名,负责人1名,主编和编辑若干。主要负责开展院内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宣传工作,主要工作职责有:
(一)依托学院官方媒体平台开展教育引领
以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主渠道,并辅以各种新媒体平台,有效开展线上思想引领工作。通过面向学院内部的优质网络作品征集活动,提升线上思想引领实效。
(二)开展学院特色工作展示与宣传
着力打造“一院线上一品”栏目,强化网络引领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开展学院特色工作外宣展示,积极对接学工部各月主题宣传内容,形成联动宣传的良好局面。
(三)培育自媒体宣传优秀个人
积极挖掘学院学生群体中自媒体粉丝量5000以上的个人,或者着力培育一批自媒体宣传优秀个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展示青春向上的力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与培训
积极组织社、站教师与学生队伍培训,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培训,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工作质量。
四、实施步骤
(一)信息报送阶段(2023年3月)
学院组建网络通讯社暨易班学生工作站,报送备案材料。
(二)业务培训阶段(2023年4月)
组织学院网络通讯社暨易班学生工作站指导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开展培训。
(三)推广实施阶段(2023年5月-长期坚持)
1.各学院以日常管理、学生事务、主题教育、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党建等为抓手,创建或加强以公众号建设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实现师生网上优质交流互动,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与引导学生;
2.持续开展中国大学生在线和易班网运营和推广工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内容;
3.联合党、班、团等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活动,并依托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和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打造特色活动和线上精品栏目、内容,切实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实效。
五、评价考核
各学院网络通讯社和易班学生工作站建设和发展情况将列入学院学生工作考核,同时,对建设工作表现突出的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优,评优类别有:学院年度“十佳”公众号、学院网络思政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学院网络思政工作优秀站长(主编/编辑)、学院“十佳”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学生 “十佳”自媒体个人等。
六、工作要求
(一)重视网络通讯社与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建设与发展。将社站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为团队提供支持与保障,明确社站内设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
(二)加强网络通讯社与易班学生工作站队伍建设。加强对社站队伍的指导和培训。注重社站团队的梯队建设,保障队伍延续发展。
(三)学院要加强对各类平台建设管理与安全监督。做好学院各媒体平台管理,并定期对这些平台的运营情况进行检查与指导,确保内容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材料报送
按照上述工作要求,现需报送以下材料:
(一)报送学院开展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案,包括平台建设现状及工作举措、团队组建等,附人员建制名单统计表(见附件1);
(二)报送学院思政引领类微信公众号备案(至多报送1个),加入学校思政教育联动互动网络(见附件2);
(三)报送学生自媒体粉丝量超过5000的个人情况,仅限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抖音(见附件3);
(四)每月20日前推荐上月20日至本月19日已发布的优质网络文化作品,每次不超过3篇(附件4)。
以上材料于2023年3月27日前发送电子版至邮箱yiban@lzu.edu.cn,纸质版由学院副书记签字盖章交至至公楼B101或医学校区8号学生公寓易班发展中心。
附件1:兰州大学开展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案表及成员名单统计表.docx
学工部 易班发展中心
202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