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易班发展中心!

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 正 文

关于举办兰州大学第八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第二批次)暨第十一届“慧瞳杯”校园短片、摄影展征稿的通知

2025-07-28 兰州大学学工部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创新网络育人机制载体,优化网络文化内容供给,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争做校园好网民、共筑教育强国梦,学校举办兰州大学第八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第二批次)暨兰州大学第十一届“慧瞳杯”校园短片、摄影展征稿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奋进强国新征程
      二、活动对象
      学生网络文化节作品征集面向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面向全校教职工,作品须为2024年以来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特殊征集项目另有备注)。同时也欢迎离退休教职工、校友提交相关原创素材参赛。
      三、征集作品内容要求
      “学生网络文化节”(学生)共设置光影趣青春、影像创意汇、网图新视界、网语青年说、校园好声音、数智新技艺、网创梦工厂7个赛道。“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教师)征集优秀网络文章、优秀工作案例、优秀微课、优秀新媒体作品、优秀“AI+思政”作品,共计5个赛道。学院提交作品需涵盖学生网络文化节和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两个大类,提交作品不少于3个赛道60份或4个赛道50份或5个赛道40份,此工作纳入学院年终考核。
      所有作品须为2024年1月15日至提交截止日期间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征集时间自即日起至2025年9月15日。
      (一)学生网络文化节(学生)征集作品内容要求
      1.微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内容配字幕。为保证作品上传顺畅,单个文件建议不超过600MB。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光影趣青春
      2.系列短视频数量不少于3个,不多于10个,单个时长为1—5分钟,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内容配字幕。为保证作品上传顺畅,单个文件建议不超过600MB。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光影趣青春
      3.微课程类作品数量不多于5节,单节时长不超过10分钟。超出时长将取消参评资格。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内容配字幕。为保证作品上传顺畅,单个文件建议不超过600MB。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光影趣青春
      4.微电影类作品文件为AVI、MOV、MP4格式的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适合互联网传播。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拍摄设备不限。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影像创意汇
      5.动漫短片类作品文件为AVI、MOV、MP4格式的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适合互联网传播。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拍摄设备不限。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影像创意汇
      6.公益广告(视频)类文件为AVI、MOV、MP4格式的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适合互联网传播。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拍摄设备不限。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影像创意汇
      7.漫画类作品为多格漫画或单幅漫画,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分辨率100DPI(上传时需同时提交TIFF文件),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网图新视界
      8.摄影类作品为单张或系列作品,系列作品不超过6张,格式为JPEG,需保留EXIF信息,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网图新视界
      9.平面广告类作品为单张或系列作品,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作品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单幅图片大小在10M以内,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网图新视界
      10.网络文学类作品可包含作网络文章、网络文学、网络评论。字数不超过5000字,可在文章中配图、表。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网语青年说
      11.音频类作品包括诵读作品、创意音频、有声故事三类。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音频或歌曲总时长需在5分钟以内,名称25个字以内。音频格式要求为MP3,大小10M以内。
      可报名参与赛道:校园好声音
      12.校园歌曲类作品包括原创歌曲和改编歌曲两类。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音频或歌曲总时长需在5分钟以内,名称25个字以内。音频格式要求为MP3,大小10M以内。
      可报名参与赛道:校园好声音
      13.数智新技艺类作品分为智能体AIGC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自主研发应用和创新创意方案四项。该赛道设置线下交流展示活动,具体要求详见活动官网。每件作品作者限4人以内,可配2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数智新技艺
      14.微信推文、H5、长图、表情包、校园文创设计等。微信推文、H5类提交作品网络链接。长图、表情包、校园文创设计类提交图片文件,格式为JPEG或GIF,文件小于10MB。每件作品作者限5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可报名参与赛道:网创梦工厂
      (二)“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教师)征集作品内容要求
      1.优秀网络文章
      须面向大学生创作,体裁不限,要体现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内容观点正确、立场鲜明,育人功能凸显,紧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广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有较高的浏览、转发、评论和点赞量。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
      2.优秀工作案例
      可围绕个人或团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室、理论社团、心理咨询室等)在创新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提升师生网络素养、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文明教育、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数智赋能等工作过程中探索施行的好经验、好做法及维护运行的平台及栏目,或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利用网络对遇到的热点、难点、重点、突发事件等进行释疑解惑和深度辅导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撰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剖析、总结、提炼形成的新对策新经验。
      案例内容应包括项目主题和思路、实施方法和过程、主要成效和经验、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等,要求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字数3000字以上,可配说明图片和视频。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
      3.优秀微课
      应围绕日常工作实践或学习教育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场景、要点或环节进行课堂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思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作品要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视频拍摄制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标题简洁,目标明确,具有个性和特色,作品片长不超过15分钟;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
      4.优秀新媒体作品
      高校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的宣传报道、经验分享及成果展示等,在网络上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体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方式方法。作品包括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校园MV、音频、H5作品、图解、漫画、长图及动图等。视频类作品,片长不超过10分钟,文件格式为MP4,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图解类、长图类、漫画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JPEG格式。动图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GIF格式。H5页面类作品,提交主要交互界面截图和网络链接。音频类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格式统一为MP3,以Word形式提供文字脚本,保证音质清晰流畅,有听觉美感,可根据需要配音效或进行其他后期制作。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
      5.优秀“AI+思政”作品
      高校围绕内容供给、队伍建设、精准思政等领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创新成果。作品包括高校在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思政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网络育人作品,以及展示高校应用场景拓展、网络思政工作赋能等方面实践成果的短视频作品。
短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文件格式为MP4,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图解类、长图类、漫画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JPEG格式。每件作品作者限5人以内。
      四、作品提交
      1.参赛学院组织师生在截止日期2025年9月15日前按赛道类别学生(14类)、教师(5类)将学院学生(每赛道)、教师(每类别)汇总表及各学院各赛道各类作品汇总表(分别是附件1、2、3)填写,并将以上表格电子版发送至邮箱yiban@lzu.edu.cn,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版表格与作品在9月8日-15日期间分类别拷贝至榆中校区行远楼105或医学校区学生事务大厅。各学院所提交作品需与附件汇总表的顺序一致。
      2.投稿人员需加入作品交流群,以便后期确认投稿、颁奖推优等工作的开展。
      3.如未按要求提交作品,将不予受理。
      注意:作者可提供必要的佐证作品影响力的辅助材料(包括转发及引用率、领导批示、成果鉴定、专家推荐信等),材料严禁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参与资格。同一作品只能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其中一项,以著作权归属确认其作品的教师(个人/团体)或学生(个人/团体)属性,重复提交的作品或著作权认定不清的作品,将取消参与资格。
      作品提交后,作品名称与作者姓名均不予以修改。
      五、作品要求
      1.所有作品要求政治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2.所有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3.所有作品须无版权纠纷,作者应确认拥有作品著作权。
      4.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展览出版权,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组委会保留取消其参与资格的权利。
      六、作品评审
      本次大赛各类作品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根据各类作品报送的数量和质量确定),另设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学校将结合兰州大学第八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评选结果择优推荐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作品、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评选。
      七、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加强沟通,广泛动员,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活动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弘扬和传递网络正能量。
      2.各单位要指定专人督促好作品的征集工作,真正让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八、联系方式
      联系老师:常桐、关程睿
      联系电话:5292231/5292739
      联系邮箱:yiban@lzu.edu.cn
      交流QQ群:980462742
      附件:
            1.兰州大学第八届学生网络文化节(第二批次)暨第十一届“慧瞳杯”校园短片、摄影展作品征集汇总表(学生组)
            2.兰州大学第八届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第二批次)作品征集汇总表(教师组)
            3.各学院各赛道各类作品汇总表

            4.材料报送示例:XX学院-01第八届网络文化节作品-学院总负责教师及联系方式

            下载地址:附件1-4

 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工部(易班发展中心)
校团委             
研工部             
文学院             
2025年7月28日